我記憶中的車輛變遷
神皖能源 劉峰
我出生在江淮之間肥東縣北部的一個村莊,是一個地地道道的60后。有幸成為跨世紀的一代,回望人生50載,能通過自己記憶中的車輛更替來見證時代的發(fā)展和變遷,欣慰矣!
記憶中的第一個車輛是手扶拖拉機。拖拉機發(fā)動的時候是使用搖把進行啟動,啟動后冒著黑煙還“突突突”地響,孩子們很好奇,經(jīng)常圍觀。盡管它個頭不大,但是犁田耙地卻干勁十足不知疲勞,比原來的耕牛能干多了。那時我三哥是生產(chǎn)隊的拖拉機手,在一次車輛啟動中,三哥不小心被搖把打到了額頭,受傷處留下了一道明顯的疤痕。
1984年,我初中畢業(yè)后回到農(nóng)村務(wù)農(nóng),經(jīng)常需要趕集購買一些家里的日用品和生產(chǎn)用品,時不時也要走親訪友,全憑兩條腿趕路實在不方便。父母商議后決定,給家中也是為我購置一輛自行車。記得家中賣了一頭大肥豬,又通過在合肥市的親戚要來自行車票,才買到一輛28吋的永久牌自行車。這對剛剛改革開放不久的農(nóng)村家庭來說,算是一個大物件了,是家中一筆不小的開支。這輛自行車便成為我人生中擁有的第一輛車。
1986年,在廣德祠山崗茶場工作的姐姐和姐夫為了讓我見見世面,把我?guī)У搅瞬鑸龈G廠工作。在茶場窯廠里,我遇見了記憶中最為深刻的一輛車——人力兩輪平板車。由于當時窯廠生產(chǎn)設(shè)備比較簡陋,生產(chǎn)出來的磚坯都是用人力平板車從磚坯加工車間運輸?shù)斤L干場地,每次拉兩三百個磚坯(磚坯放在長木板上,然后放在平板車的架子上),走三四百米距離不等的路程。
由于車輛經(jīng)常碾壓,泥土路面凹凸不平,拉車負重行走在溝溝坎坎非常困難。經(jīng)常是整個車身左搖右晃,一不小心就會把磚坯車拉翻掉,造成工廠和個人的損失。當時上班真得非常艱辛,對于離開書桌不久的我而言,第一次感到了生活不易和迷茫,但是想到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,也有我的汗水和付出,那種勞累和迷茫也就煙消云散了。
那段時間,為了生存,我做過泥瓦工,也干過木工,但都沒有形成專長或“一招鮮”。1987年底,一次偶然機會,遠房舅舅跟我父母說,為什么不讓孩子到部隊的大熔爐里淬淬火!干得好可以提干或轉(zhuǎn)志愿兵,哪怕學一門技術(shù)回來也可以謀出路呀!
命運在此處更迭!從小并無軍營夢的我,懵懵懂懂地成為了一名軍人。那年10月,我第一次坐上了綠皮火車。感覺火車寬敞、明亮、平穩(wěn),不像在縣城上學時乘坐的公交車和長途汽車,又擁擠還左右搖晃、顛簸,而且經(jīng)常發(fā)生故障。同一節(jié)車廂內(nèi)坐著120多名同齡的同鄉(xiāng)人,嘰嘰喳喳……火車咣當咣當?shù)匮刂F軌快速前行,帶著我駛向未知的軍營和未知的生活,腦海里還不時浮現(xiàn)著離開村口的那一幕——父母拉著我的雙手說:“孩呀,不要怕吃苦、怕累,要好好干,干出個樣子來!”
當時地理知識學得不好,只知道部隊的駐地叫明港,還以為是一個海港呢,到達部隊后才知道那是河南省信陽市的明港鎮(zhèn)。
1992年,我第一次駕駛機動車輛。那是在信陽陸軍學院(后更名為濟南陸軍學院),當時機動車駕駛是我們訓練科目的內(nèi)容之一。我們進行了為期兩周的駕駛訓練,駕駛的是解放牌汽車,主要學習內(nèi)容是起步、增減擋、側(cè)方位停車等基本內(nèi)容。
由于剛接觸機動車輛,動作不熟練,加之當時的車輛離合器都不帶同步器,都是兩腳油門增減檔,操作起來比較復雜,經(jīng)常造成車輛熄火。教練為了強化我們的記憶操作,都讓我們下車用搖把發(fā)動車輛。用搖把發(fā)動車輛還是個力氣活,沒把子力氣還真啟動不了發(fā)動機。好在解放車的搖把比較長,又是從前保險杠中穿過,所以倒是比較安全,不會出現(xiàn)我兒時記憶中搖把飛出傷人事件。
駕車對我們而言,是個非常時髦、非常超前的事兒了!坐在駕駛位感覺自己威風凜凜,手握方向盤、踩油門、增減檔,必要時再按個喇叭,簡直是拉風極了,滿滿的幸福感。這段經(jīng)歷是軍校生活最美好的回憶之一。
最難忘的是2013年。這一年是軍校畢業(yè)20周年,大家早早就商量著怎樣在暑假里組織個聚會,但由于畢業(yè)后各奔東西,工作在不同的城市和崗位,所以一時間很難確定具體聚會時間。我擔心聚會時間一變再變、一拖再拖,耽誤了假期陪孩子外出旅游,所以在7月下旬,全家按預定計劃到山東濟南探望戰(zhàn)友,又到山東半島沿海一線轉(zhuǎn)了一圈。剛回馬鞍山半個月,同學通知聚會的時間確定在8月中旬,我們又馬不停蹄地訂了去濟南的高鐵票。
在這么短的時間兩赴濟南,一是戰(zhàn)友情深,二是交通工具已今非昔比,乘坐的是高鐵。不像剛當兵、上軍校那會兒,無論是到河南平頂山還是到山東濟南,都要乘坐十幾個小時的火車,尤其是春節(jié)探親期間,能買到站票都是萬幸。車廂里往往難有立足之地,中途想上個洗手間都寸步難行,火車到站翻窗戶上下車是常見的事。記得有一次探親回家,站了5、6個小時后實在困得受不了,無奈只好脫掉軍裝鉆到座位下面小憩。即使是2000年火車運行路線圖調(diào)整以后,也是朝發(fā)次日至。
如今,從時速50、60公里的綠皮火車到時速350公里的動車或磁懸浮列車,我看到的是技術(shù)飛速進步。動車行車平穩(wěn),內(nèi)部空間大,擁有寬松的走道,隔音密封性能優(yōu)越,采用集中控制的空調(diào)系統(tǒng),車內(nèi)環(huán)境舒適堪比飛機?;疖嚨倪M步一次又一次刷新著我的認知,我與家人的出行發(fā)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,這在當年簡直是天方夜譚。
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入,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,小轎車從2003年就陸續(xù)走進了我們大家庭里的每一個小家庭。
由于愛人在1991年就開始在單位駕駛客貨兩用車,后來又駕駛通勤大客車,所以,我們小家購買私家車是最晚的。因為她說上班開車那是工作,下班了就想歇一歇不想開車了。直到2016年,女兒讀高三那年,在江北的鄭蒲港上學,為了方便給她送一些學習、生活必需品,我們才購買了屬于自己的私家車。
回望過去,從小時候的缺衣少食,用的都是洋火、洋釘、洋布、洋油,到今天豐衣足食,衣食住行都與世界同步;我對車輛的認知也是從無到有,從兩輪車到四輪車,從人力車到機動車,從綠皮火車到動車、高鐵。通過車輛,我見證了中國的發(fā)展變遷,見證了新時代的日新月異,見證了祖國從站起來!到富起來!到強起來!
如今,中國“天眼”已成為全球最大最先進的射電望遠鏡;如今,中國港珠澳大橋順利通車震驚世界;如今,嫦娥飛天、蛟龍入海;如今,“一帶一路”的朋友圈越來越大,成為一個開放、包容的國際合作平臺……
很高興我能生活在這樣一個高速發(fā)展時代,很高興我能親歷這波瀾壯闊的歷史。我由衷地堅信,在中國共產(chǎn)黨的堅強領(lǐng)導下,祖國一定像“復興號”一樣風馳電掣,飛馳在民族崛起、奮起直追的新征程上。
不忘初心,讓我們?yōu)橹腥A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砥礪前行!
版權(quán)所有: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
建議使用Firefox、Chrome、IE(IE8以上版本)瀏覽器,1280*768分